退化性關節炎(Osteoarthritis, OA)是中老年人常見的關節疾病,尤其膝關節因長期承受體重與活動壓力,成為最容易退化的部位。患者通常會經歷膝蓋疼痛、僵硬、腫脹、行動受限,甚至在嚴重的情況下需要人工關節置換手術。然而,近年來再生醫學的進步為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選擇,幫助膝關節修復、延緩退化,甚至減少手術需求。本文將深入探討退化性關節炎的成因、傳統治療的限制,以及再生醫學如何幫助膝關節重獲新生。
退化性關節炎的成因與症狀
膝關節是人體最重要的負重關節之一,隨著年齡增長,關節軟骨逐漸磨損,導致膝關節發炎、疼痛,進而影響活動能力。退化性關節炎的主要成因包括:
✅ 年齡老化:隨著年齡增長,關節軟骨中的膠原蛋白與水分逐漸流失,導致彈性下降、容易磨損。
✅ 過度使用:長期跑步、爬樓梯、蹲跪等動作會加重膝關節的負擔,導致過度磨損。
✅ 肥胖:體重過重會增加膝關節的壓力,加速軟骨退化。
✅ 運動傷害:如半月板損傷、韌帶撕裂等問題,可能會引發早發性關節退化。
✅ 遺傳因素:家族中若有退化性關節炎病史,罹患風險較高。
常見症狀:
🔹 膝關節疼痛,活動時加重,休息後稍微緩解
🔹 早晨起床或長時間靜止後,關節僵硬
🔹 關節腫脹、變形,甚至影響步行與上下樓梯的能力
🔹 關節活動時出現「喀喀聲」或磨擦感
當這些症狀影響日常生活時,患者往往尋求醫療介入。然而,傳統治療方法存在一定的限制。
傳統治療的限制
目前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方式主要包括:
1️⃣ 口服止痛藥與消炎藥 –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(NSAIDs)如布洛芬、雙氯芬酸,雖能緩解疼痛,但長期使用可能影響腎臟與腸胃健康。
2️⃣ 玻尿酸注射 – 能夠潤滑關節、減少摩擦,但效果通常僅維持數個月,且無法修復軟骨。
3️⃣ 類固醇注射 – 具有強效抗發炎作用,但長期使用可能加速關節軟骨流失。
4️⃣ 復健與運動 – 增強肌肉力量可減少關節壓力,但對嚴重退化者效果有限。
5️⃣ 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– 適用於嚴重關節退化的患者,但手術風險高,術後恢復期長,且人工關節壽命有限。
由於傳統治療僅能暫時減輕症狀,而無法真正修復受損關節,因此近年來再生醫學成為退化性關節炎治療的新選擇。
再生醫學如何幫助膝關節重獲新生?
再生醫學透過生長因子、幹細胞等技術,刺激膝關節內的修復機制,達到延緩退化與促進組織再生的效果。以下是三種主要的再生醫學技術:
1. PRP(高濃度血小板血漿)治療
PRP(Platelet-Rich Plasma)是從患者自身血液中提取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,其中含有豐富的生長因子,可促進軟骨細胞增殖、減少發炎、改善疼痛。
🔹 原理:刺激關節細胞修復,減少發炎反應
🔹 適用對象:早中期退化性關節炎患者
🔹 療程:通常需進行 1-3 次注射,每次間隔 4-6 週
🔹 優勢:使用自身血液,副作用低,治療效果可持續 6-12 個月
2. 外泌體(Exosome)療法
外泌體是幹細胞釋放的微小囊泡,內含蛋白質、生長因子與 RNA,能夠調節免疫反應、減少發炎並促進組織修復。
🔹 原理:調節細胞訊號,促進受損軟骨與滑液的修復
🔹 適用對象:中重度退化性關節炎患者
🔹 優勢:效果優於 PRP,且不需抽血
3. 幹細胞治療
幹細胞治療是透過注射自體或異體幹細胞,促進軟骨再生、減少發炎,進一步減緩退化性關節炎的進展。
🔹 原理:幹細胞可分化為軟骨細胞,填補關節損傷部位
🔹 適用對象:嚴重退化的患者,適合希望延緩人工關節置換的族群
🔹 優勢:可望長期改善關節功能,延緩疾病進展
傳統治療 vs. 再生醫學治療比較
治療方式 | 作用 | 持續時間 | 適用對象 | 副作用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玻尿酸注射 | 潤滑關節、減少摩擦 | 3-6 個月 | 早期退化患者 | 低 |
PRP 治療 | 減少發炎、促進修復 | 6-12 個月 | 早中期退化患者 | 低 |
外泌體療法 | 強效修復組織、抑制發炎 | 12 個月以上 | 中重度退化患者 | 低 |
幹細胞治療 | 再生軟骨組織 | 數年 | 重度退化患者 | 中等 |
人工關節置換 | 完全替換關節 | 10-20 年 | 末期退化患者 | 手術風險 |
結論:再生醫學為膝關節帶來新希望
再生醫學為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提供了非手術、低副作用、長期有效的治療選擇。無論是 PRP、外泌體還是幹細胞治療,都能幫助關節修復、減少疼痛、改善行動能力。如果您正面臨膝關節退化問題,不妨諮詢骨科專家,找出最適合您的治療方案,讓您的膝關節重獲新生!